阅读启航
志存高远,无愧少年
肇庆黄冈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登上省级期刊
三更灯火五更鸡,
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黑发不知勤学早,
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专家视点
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王大龙老师说:“阅读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重要能力。说话是本能,不教也会,但是阅读是能力,阅读是思维过程,阅读是后天形成的,中国的文字,五千年文化,我们中国人才有阅读,才有甲骨文,阅读是一个孩子重新把大脑之间很多的神经激活才能学会阅读。”
中国语文泰斗,人教版新课标《高中语文》教材执行主编及人教版部编本《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》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:“为何如此重视“整本书阅读”?一是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接触一些原典,给人生发展‘打底子’;二是有意针对网络阅读带来的‘碎片化’阅读和‘浅阅读’倾向,让学生多少回归完整的健全的阅读,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;三是‘读书养性’,用‘整本书阅读’来‘磨性子’”,培育毅力,涵养心智,祛除浮躁。”
课标要求
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》明确规定,在整个小学阶段,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,并提出要“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,扩大阅读面,增加阅读量,提倡多读书,读好书,读整本书。注重阅读引导,培养读书兴趣,提高读书品位。”
黄冈学校这样读
黄冈学校的睿思课程体系“1+2+X”中的“2”指的就是中华优秀古诗文经典诵读与中外现代经典文阅读。以阅读课程引导学生爱读书、读好书,善读书,丰富思想,陶冶情操,浸润心灵,启智增慧,以书育人,以书怡人,以文化人,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班级共读整本书是黄冈学校推广课外阅读的做法之一。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班级共读书目,制定阅读计划,合理安排阅读时间。一本书阅读之前有读前指导,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;阅读中有互动交流,推进学生的深度阅读;阅读后有展示,互相启发,互相欣赏,让学生阅读不再孤单。渐渐地,阅读会成为黄冈学子的一种生活方式,满怀期待实现“阅读”“越读”“悦读”。
各班级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方式不一,有书目串烧,有阅读小比赛,有手抄报,有读书卡,有思维导图,还有“好书我来荐”演讲等等,丰富多彩,内涵深厚。
你瞧,301班的同学在徐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阅读整本书《沐阳上学记·亲爱的妈妈妈妈妈妈》。这本书是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萧萍的作品,学生很喜欢读,读后他们展示的阅读成果是读后感。这些感受写得很精彩,被浙江省省级期刊《少年作家》刊登啦!这期刊还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的优秀少儿期刊呢!
同学们所写的阅读感受发表了,是阅读课外书籍后从班级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交流,是一份学生们认真阅读的证书,是一份小学阶段珍贵的记忆,更是一份寄予未来的厚重,黄冈学子将带着期许,向着新征程,努力奋进!
